首页 / 新闻中心 / 市县动态

资阳市雁江区耕地保护“长牙齿”硬措施见成效
发布日期:2025-05-14 来源:资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字体: 分享到:

近年来,资阳市雁江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、市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决策部署,以“长牙齿”的硬措施,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,连续四年实现“净增加”,较2020年累计增加2.82万亩。

一是科学统筹促增量。锚定耕地“不净减少”底线目标,统筹部署、高位推动,区委、区政府主要领导专题研究部署,分管领导靠前指挥。建立“区—镇—村”三级联动及“分片包联”“工作专班”等工作机制。科学制定年度耕地恢复补充工作实施方案,差异化采取复耕复种、土壤改良、生态修复等措施,稳妥有序推进耕地恢复。实行“一镇一专人”工作机制,提供长效技术服务,通过航飞高清影像获取全区耕地情况,精准分析耕地恢复后备资源,深挖耕地后备资源潜力,拓宽补充渠道。自2022年以来,累计制发工作指引手册500余本,组织开展专业技术培训45次,恢复补充耕地3.8万亩,任务完成率居全市前列。

二是多元共治聚合力。会同农业农村部门一体推进耕地恢复补充及流出耕地整改。落实“产粮大县”资金保障耕地恢复工作经费,累计发放镇(街)耕地恢复奖补资金1000余万元。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,持续抓好“天府良田”建设攻坚提质行动,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0余万亩。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,鼓励企业、合作社等社会资本投入,成功打造保和马蹄湾、老君粮蔬园区等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雁江样板。

三是强化监管固成效。全面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及监督执法力度,提升耕地保护监管质效。强化源头管控,以“田长制”为抓手,构建“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”的责任体系,压紧压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。自田长制工作开展以来,累计巡田16余万人次、里程18余万公里,区级田长巡田完成率100%;提交线索208条,线索有效率93%。强化执法震慑,深化田长制、执法联动,建立“巡查发现—联合处置”闭环机制,累计依法依规查处违法用地案件19件,形成耕地保护高压态势。

四是宣传引导提意识。着力建立完善耕地保护宣传体系,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、官方融媒等教育引导群众了解、支持、参与耕地保护工作;利用逢场日深入乡镇设点、入户走访宣讲耕地保护等自然资源领域政策、知识,扩大宣传覆盖面;利用大喇叭、场镇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,进一步提升宣传力度,形成人人关注、人人参与、人人监督的耕地保护良好局面。2025年以来,组织开展耕地保护专题科普培训2次,深入场镇摆摊宣传2次,覆盖200余人,发放宣传手册、传单300余份。加快推进“每镇一主题”14个耕地保护宣传牌设立。

责任编辑:李雪蕊
[上一篇]:
[下一篇]:
资阳市雁江区耕地保护“长牙齿”硬措施见成效
发布时间:2025-05-14 来源:资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

近年来,资阳市雁江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、市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决策部署,以“长牙齿”的硬措施,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,连续四年实现“净增加”,较2020年累计增加2.82万亩。

一是科学统筹促增量。锚定耕地“不净减少”底线目标,统筹部署、高位推动,区委、区政府主要领导专题研究部署,分管领导靠前指挥。建立“区—镇—村”三级联动及“分片包联”“工作专班”等工作机制。科学制定年度耕地恢复补充工作实施方案,差异化采取复耕复种、土壤改良、生态修复等措施,稳妥有序推进耕地恢复。实行“一镇一专人”工作机制,提供长效技术服务,通过航飞高清影像获取全区耕地情况,精准分析耕地恢复后备资源,深挖耕地后备资源潜力,拓宽补充渠道。自2022年以来,累计制发工作指引手册500余本,组织开展专业技术培训45次,恢复补充耕地3.8万亩,任务完成率居全市前列。

二是多元共治聚合力。会同农业农村部门一体推进耕地恢复补充及流出耕地整改。落实“产粮大县”资金保障耕地恢复工作经费,累计发放镇(街)耕地恢复奖补资金1000余万元。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,持续抓好“天府良田”建设攻坚提质行动,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0余万亩。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,鼓励企业、合作社等社会资本投入,成功打造保和马蹄湾、老君粮蔬园区等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雁江样板。

三是强化监管固成效。全面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及监督执法力度,提升耕地保护监管质效。强化源头管控,以“田长制”为抓手,构建“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”的责任体系,压紧压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。自田长制工作开展以来,累计巡田16余万人次、里程18余万公里,区级田长巡田完成率100%;提交线索208条,线索有效率93%。强化执法震慑,深化田长制、执法联动,建立“巡查发现—联合处置”闭环机制,累计依法依规查处违法用地案件19件,形成耕地保护高压态势。

四是宣传引导提意识。着力建立完善耕地保护宣传体系,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、官方融媒等教育引导群众了解、支持、参与耕地保护工作;利用逢场日深入乡镇设点、入户走访宣讲耕地保护等自然资源领域政策、知识,扩大宣传覆盖面;利用大喇叭、场镇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,进一步提升宣传力度,形成人人关注、人人参与、人人监督的耕地保护良好局面。2025年以来,组织开展耕地保护专题科普培训2次,深入场镇摆摊宣传2次,覆盖200余人,发放宣传手册、传单300余份。加快推进“每镇一主题”14个耕地保护宣传牌设立。

  • Copyright(C) 2013--2019 dnr.sc.gov.cn.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-四川省自然资源厅
  • 地址:成都市百卉路4号 联系电话:028-87036053 邮编:610072
  • 主办单位: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
  • 内容维护: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宣传教育中心
  • 技术支持: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信息中心 蜀ICP备05008406号
  • 建议使用IE8.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
  • 网站标识码 5100000009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