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绵阳市财政局充分发挥财政支撑、引导和保障作用,加快构建科学精准高效的财政政策体系,聚力支持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。
强化财政投入。2024年累计安排工业发展资金8亿元,支持技术改造与创新驱动、制造业转型升级、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等。目前,全市国家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9家、155家,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分别达4家、19家;“587”产业发展体系加快构建,6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、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。
支持园区提质。出台《支持园区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》、《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》等系列政策,设立10亿元科创资金、每年1.2亿元园区高质量发展资金等专项资金,支持园区提质、企业满园。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两年净增314家,建成10个特色(专业)园区,培育引进企业212家,建成全市首个千亿级园区。
深化财金互动。常态化举办“基金行”、“基金+税政”等系列服务活动,累计为科创中小微企业新增授信20亿元。制定13条财金互动政策措施,撬动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40亿元。科创基金集聚区管理基金规模达350亿元,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投资项目74个、金额125亿元。开展“制惠贷”试点,合作设立规模4000万元的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,累计发放贷款近3亿元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